在學生時代,每個人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急劇變化。如果在這一成長階段遇到心理問題,沒有解決好,就可能影響今後的一系列發展,本應無憂的年紀,也會從此蒙上陰影。根據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普遍存在,以下小編給大家羅列出關於青少年心理存在十大健康問題以及相應治療方法,希望青少年有了心理問題要及早診治。 一、考試焦慮癥 [應對]每個學生都有考試焦慮,只是程度因人而異,顯然小莉是得了典型的考試焦慮癥。這時,父母和家長的耐心鼓勵很重要。家長應該先接納孩子的緊張焦慮,聽孩子說說他的擔心與不安,讓他慢慢放棄那些不利的想法,進而改善考試焦慮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個親密朋友,把種種委屈都發泄出來。 二、強迫癥 [應對]一般來說強迫癥的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發呆、做功課特別慢、咬指甲、聳肩膀等,就得註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這時家長要註意觀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麽會這麽做的原因,並及早帶孩子去看醫生。 三、性別角色模糊 [應對]明明這樣的表現顯然是性別角色模糊,心理專家研究後發現,由於明明從小的社會關系網中幾乎都是女性,這使他產生愛跟女孩玩、認為她們同自己一樣的想法。為了改變這一性別偏差,可以請他的外公和學校的男教師經常和他談心、交流、玩耍,同時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男同學和他一起做遊戲,使他在男性榜樣的示範下,肯定自己是個男子漢,並逐漸學會勇敢、堅強。 四、恐學癥 [應對]家長、學校和教師的各種壓力和教育方式不當,及孩子的膽小、敏感、經不起批評等性格特點都易導致恐學癥。家長首先要尋找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不要采用簡單的恐嚇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學。開始時先讓孩子在學校呆一個小時,如果這步成功了,可將時間逐步延長。
五、體象煩惱 六、戀愛受挫 [應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是不同步的,因而戀愛受挫往往使他們心灰意冷,這時候心理承受力差的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對戀愛受挫的青少年,家長和老師應當及早發覺,並予以正確的引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可以對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性教育,並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和偉人的事跡來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七、社交恐怖癥
[應對]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註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從而引發社交恐懼。因此作為父母應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並盡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孩子給予更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則要註意訓練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